狸藻(Utricularia vulgaris)是一种典型的食虫植物,它的捕虫囊设置在水下,外部的纤毛被触动后,捕虫囊以极快的速度打开,囊内形成的负压就可以迅速地把周围的东西吸进去。
这一切都在水中展开,迅猛而精准,因此,狸藻也赢得了植物界捕虫高手的美称。
狸藻,图片来源:维基百科
但实际上,更进一步地检查狸藻捕虫囊里的猎物后,科学家发现狸藻在捕虫方面似乎并不出众。狸藻的每一个捕虫囊内逮到的水中动物占比实际上少得可怜,更多的反而是藻类等。
为什么拥有如此迅猛捕虫能力的狸藻却很少吃虫子?狸藻的主要营养来源又是哪些呢?
为什么身手敏捷的狸藻不爱吃虫子?
这跟捕虫囊的运作机制有关。
一般的食虫植物都拥有引诱、捕获、消化昆虫的能力,但狸藻的武器是自动触发的。相比于猪笼草、瓶子草、捕蝇草有用来吸引猎物的蜜腺、特定的颜色、光斑、甚至荧光等,狸藻的捕虫机制显得有些盲目。它没有像捕蝇草一样的预警机制来分辨究竟是猎物上门,还是环境中的风吹草动。一旦有触动,狸藻的捕猎机制就会触发。
猪笼草的笼口在紫外光下能反射荧光吸引昆虫,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
无论是成虫,还是水中活动的昆虫幼虫都能触发狸藻,之后,狸藻的捕虫囊会把周围的水体等所有的东西都吞下,因为没有过滤的机制,连着一起被吞下的,还有水体中植物的碎屑等各种环境中的物质。
这造成狸藻中更多的是水体中常见的各种藻类,比如说硅藻、蓝藻。事实上狸藻的捕虫囊里几乎已发现超过一百多种藻类,几乎包含所有生活在淡水体中的藻类,只是依水体环境的不同,而组成种类各不相同。
狸藻体内捕获的藻类,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
这些光合藻类绝大多数都不能在捕虫囊封闭的环境中生存、繁衍,在其中发现的藻类绝大多数都已死亡、甚至分解掉了。因此,科学家怀疑狸藻可能更依靠消化其中的各藻类来过活,而不是在水中的浮游动物群。
捕虫囊内经常没肉,反而有各种藻类,这让科学家开始怀疑狸藻到底吃肉还是吃素?狸藻是否更依赖这些藻类与植物残渣作为食物来源呢?
狸藻的捕虫囊更像牛的瘤胃
鉴于狸藻的捕虫囊捕虫时的一口全吞的机制,而且狸藻在水下的捕虫器是闭合的,因此将捕虫囊完全从原本环境中剥离出来,给狸藻只喂食特定食物,依靠它们的生存状态来判断食物是否被分解提供营养,以此来测定狸藻内的营养来源很难操作。
但狸藻的小型消化器官的捕虫囊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无氧环境,与动物的消化器官的功能几乎无异。这提供了另一种判定营养来源的方法,比如肉食性、草食性、杂食性的动物,它们取食的食物不同,其胃内辅助消化食物的微生物群天差地别。因此,